
2025-04-16 03:01 点击次数:117
1
几乎每个月,品牌代言的官宣都会层出不穷,有些广告平平无奇,只在粉丝圈内引起小波澜,而有些却能破圈引发广泛讨论。
关键因素就在于品牌如何巧妙运用“创意”这一筹码。
最近,网友们纷纷发帖表示,被一则地铁广告“迷惑”到了。
本该是海报广告的位置,却贴着肖战的写真照。
更让人困惑的是,除了几句令人捉摸不透的文案外,既没有品牌信息,也没有产品提示,完全没有任何线索……
展开剩余90%看似在探讨舒适区话题,但前后没有连接点,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图源:小红书网友
很快,关于代言人庆生、剧宣应援、演唱会宣传、粉丝福利等猜测纷至沓来,让人感到更加困惑。
几天后,广告海报被替换成了这样的内容:
“听说敏感了就很难找到舒适区,
不能太重视,也不能太轻慢。”
“所以我来了,转为敏牙打造舒适区!”
“有人说,去更大的舒适区吧!”
“放心,我会给牙齿一个干净又温和的舒适区。”
“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舒适区吗?”
“不一定,但牙齿一定需要!”
终于揭开了谜底,原来这是飞利浦电动牙刷的广告,海报中的“舒适区”是指远离敏感,找到牙齿的舒适区,展现了产品的核心卖点。
空白的部分被填满,肖战也不再“自言自语”,代言人与品牌互动,一问一答打破了广告的第二层墙。
这种“烧脑式”广告手法迅速吸引了网友的围观。
仅仅是一瞥就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,纷纷猜测肖战代言的究竟是什么。
有网友戏称这为“钓系广告”,深谙人性心理。
粉丝们也纷纷感到自豪,这就是代言人的光环,还未官宣就先来一次“炫耀”。
飞利浦的反套路营销确实让人眼前一亮,打破常规的方式获得了许多好评。
但也有一些争议的声音,认为代言人高于品牌的营销方式有些本末倒置。
有人觉得这更像是一则公益广告,对品牌价值的提升并不明显。
总的来说,网友们意见不一,评价不一。
但从我的角度看,飞利浦的地铁广告通过“刷脸”先行,算是一种新颖而大胆的创意尝试。
代言人的写真照起到了预热的作用,埋下了悬念,为后续的官宣打下了铺垫。
这种方式成功引发了大家的好奇心,可以看出不少网友主动在社交平台上询问,广告效果初步显现。
尤其是品牌大胆“炫耀”代言人,广告打到了粉丝的心坎上,帮助广告产生情感共鸣,进一步将对代言人的喜爱转化为销量。
不过,这种“冒险”手法需要一个拥有极高国民度的代言人,简而言之,就是要有足够的信心来掀起话题,并且拥有较高的路人缘,不至于引起大众反感。
就目前来看,飞利浦与肖战的合作成功实现了广泛曝光。
尽管有争议的声音,但反而进一步助推了广告的传播,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。
飞利浦显然懂得如何掌握流量密码,这波官宣可以说赚得不小。
2
那么,为什么飞利浦要高调“炫耀”代言人呢?
一方面,这样做迎合了粉丝的兴趣,将粉丝转化为品牌受众,从而推动销量的增长。
另一方面,肖战的代言版图不断扩大,需要创新的手法才能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。
众所周知,肖战是内娱的顶流之一,拥有庞大且忠诚的粉丝群体,这使得他的商业价值不断攀升,常被粉丝戏称为“内娱财神爷”。
每当他官宣一个新代言,粉丝们都会热衷地支持,话题阅读量破亿已成常态,单品秒空成为品牌的标签。
这种效应短期内能有效提升销量,长期则有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,代言人和品牌建立起双向发展的关系。
但在粉丝心中,代言品牌的级别也是有高低之分的。
从奢侈珠宝到国民饮品,从百年时装屋到尖端科技品牌,肖战已接下18个全球顶级品牌代言,刷新了代言版图的记录。
其中,奢侈品牌的合作尤为引人注目。
肖战同时担任GUCCI、BOUCHERON宝诗龙和TOD'S的全球品牌代言人,这一系列代言让其他明星的粉丝也感到自豪,证明了肖战在奢侈品领域的号召力。
图源:GUCCI
不仅高端市场青睐,贴近大众的品牌也争相向他抛出橄榄枝。
在代言品牌众多的背景下,品牌之间也形成了竞争关系,若想成为粉丝的首选,品牌就必须采用差异化策略。
飞利浦通过高调展示代言人,实则是另一种创新方式,通过在粉丝面前刷足存在感,达到了“以四两拨千斤”的营销效果,成功实现品牌曝光与粉丝好感度的双向突破。
飞利浦的广告走红,正是理解了“争抢”流量的策略。
3
当然,飞利浦的策略也难免引起了代言人流量至上的争议,放大了代言人和品牌之间的角色冲突。
曾几何时,品牌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,明星代言是一种对明星成就的高度认可,充满了含金量。
然而随着娱乐化趋势的发展,品牌开始重视明星的流量和影响力,很多品牌对“流量明星”趋之若鹜。
如今,品牌与代言人已经进入了平等的合作关系,代言人不再是品牌的附属,而是共同发展,互相成就。
品牌开始挖掘代言人的个人特质,将其与品牌理念融合,让代言人本身成为品牌的独特资产。
以最近的一些代言案例为例,森马选择了“长相普通”的徐志胜,在广告中以幽默的方式展现自己,意外引发了笑声,迅速打破了审美焦虑。
华为与杨幂合作的抽象广告,“三折叠,怎么折都有面”的品牌标语一度火遍全网。
RIO微醺与闫妮的合作,采用了闫妮日常生活vlog的方式,契合品牌形象,传播效果显著。
再到Lululemon与贾玲合作,利用她的励志故事展示女性自信与勇气,传递品牌的价值观。
图源:微博
在粉丝经济和注意力经济的双重作用下,品牌需要借势明星光环,同时跳出“砸钱”营销的框框。
从森马、华为到飞利浦,这些品牌通过独具创意的方式,实现了与代言人更深层次的合作,打破了圈层界限。
流量虽重要,但创意才是品牌能成功的“杀手锏”。
当品牌不再把代言人视为“人形广告牌”,而是通过挖掘代言人的独特魅力与品牌理念形成化学反应,营销才真正有了突破性进展。
飞利浦地铁广告的大胆尝试,正是精准把握了流量与创意的平衡点。
通过“留白艺术”激发观众的好奇心,用“情感共鸣”完成广告的商业闭环,这不仅回应了粉丝的“排面需求”,也吸引了路人的好奇心。
在如今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,能够让用户主动“上钩”的广告,才是真正成功的广告。
发布于:山东省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